橡胶支座不是新产品,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橡胶支座的发展已有70多年的历史,国外对不同形状系数、不同橡胶硬度的试样了数千次应力应变试验,并对橡胶支座的工作原理了阐述。伸缩缝查看板式橡胶支座的安装施工图纸,主要注意板式橡胶支座的规格型号、厚度、设计承载力等主要技术参数。橡胶坝本产品由多层橡胶片与薄钢板镶嵌、粘合在一定压力、一定温度和一定时间内硫化压制而成。有足够的竖向刚度以承压垂直荷载,能将梁板上部构造的反力可靠地传递给墩台,有良好的弹性,以适应梁端的转动;又有较大的剪切变形以满足上部梁体构造的水平位移。橡胶支座用以支承容器或设备的重量,并使其固定于一定位置的支承部件,还要承受操作时的振动与地震载荷。板式橡胶支座由多层天然橡胶与至少两层以上相同厚度的薄钢板镶嵌、粘合、硫化而成一种桥梁支座产品。

橡胶支座最初用于法国境外的赛恩菲根车站的钢桥上。到20世纪60年代,橡胶支座已在国外4000多座桥梁上广泛应用,70年代和80年代有了完整的萨昆规范,确定了橡胶支座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加工公差和力学性能试验要求。德国、英国、美国、法国和印度也有自己的国家标准。

1982年,日本修订了《路桥支座手册》,扩大了橡胶支座的应用范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测试方法的改进和实际应用,这些标准也在不断修订和完善。但在这些标准修订中,对橡胶支座工作原理的确定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正如美国桥梁设计规范所指出的,有些公式的形式变了,但其物理意义没有变。

我国自二十一个世纪中国六十年代已经开始研制,矩形作为橡胶以及支座,并于六十年发展开始时间先后在广东、上海、山东、广西、福建、江苏、浙江和安徽等省市的部分公路桥梁上试用。

我国最早使用的橡胶支座是广东省肇庆公路大桥,已经使用了40多年。 橡胶支座已成为我国公路和城市桥梁常用的支座形式之一。 橡胶支座的内容首次列入1975年颁布的《公路桥涵设计规范(试行)》,1980年修订。 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专门委托工程设计院在200t压力试验机上分批橡胶支座力学性能试验。 试验结果已列入《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1988年,交通部开始制定交通行业标准《公路桥橡胶支座规范系列》,其设计完全符合JTJ 023-85。

同时,制定了公路盆式橡胶支座的技术条件,并相继制定了公路盆式橡胶支座力学性能试验规程,为矩形橡胶支座的设计、加工和使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研究所还委托铁道部科研所分别在500吨和2000吨压力试验机上了一批圆形、矩形和大型橡胶支座试验,修改了原规范中矩形橡胶支座的一些设计参数,了圆形橡胶支座试验和矩形板试验,并于1993年颁布了交通行业标准《公路盆式橡胶支座》。